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篇文章993字,读完约2分钟
近年来,首批“国家环保企业”终于亮相。这八家企业为全国数以百万计的企业树立了榜样,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协调、双赢的。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全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工业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企业是工业污染防治的主体,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细胞”。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企业不仅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满足环保要求,还要将产品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只有这些“友好”企业才能避开“绿色壁垒”,获得通向国际市场的“绿色护照”。走文明生产之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什么都不能改变。如果一个企业主动承担起这个沉重的社会责任,它不会被压垮,而是会走得更顺畅。
创建“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的“细胞工程”。作为一种新的工业污染防治手段,创造活动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生产者之间的简单关系从被管理转变为合作伙伴关系,使生产者能够在满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措施,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
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应着眼于根本原因。环境管理的工作理念应着眼于根本,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环境管理的需要。根本原因不仅应体现在环境管理的理念上,还应体现在环境管理的制度上。然而,传统的环境管理主要依靠“终端控制”。自1990年以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支持下,国家环保总局在重点流域和行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通过改进工艺和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的综合效益。中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走上了标本兼治的新路子。
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来看,以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主体的“末端治理”法律体系仍将长期存在。现行的环境法规主要是为了约束行为和惩罚违法行为,但许多遵守法律法规、愿意参与更多环保行动、自愿做得更好的企业缺乏规定和指导手段。“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选择,已经从环境管理者过去对企业指手划脚变成树立榜样,让企业知道如何去做,这无疑是环境管理的一个创新。此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是新形势下深化工业污染防治的根本措施。
标题: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713.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我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国际合作
下一篇:洗衣机行业掀起节能环保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