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节能减排创立联盟的积极意义
本篇文章1011字,读完约3分钟
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唐钢、济钢六大钢铁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和中国钢铁研究科学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近日签署协议,组建钢铁回收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解决钢铁行业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约束,保持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占全国钢铁产量四分之一的六大钢铁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结成产业创新联盟,致力于节能减排研究,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回收工艺技术联盟意味着六家钢铁企业的力量可以集中起来解决行业中的共同问题;一个企业想做但以前不能做的事情现在可以通过一种方便的方式实现。在中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推动大型能源消费国联盟是值得的。
据报道,该联盟的建立及其后续科研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中国3亿吨钢的年产量,新一代可回收钢工艺每年可为国家提供3亿吨优质钢,还可形成2100亿千瓦时的发电能力,提供9000万吨水泥,将吨钢能耗降低到640公斤标准煤以下,钢铁工业总能耗降低2700万吨标准煤,节约水资源16.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
众所周知,钢铁行业是中国的能源消费大户,也是中国节能减排的主战场。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年贸易额的40%,面临着巨大的资源供给压力。然而,钢铁工业的发展也给我国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吨钢能耗比国际领先水平高出15%-20%。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仍然依赖进口,这与钢铁强国的地位不相称。从这个角度来看,组建技术创新联盟不仅有助于节能减排,而且对提升中国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俗话说,团结是伟大的。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一些技术和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长期以来许多投资都是在国家层面完成的。如果你把所有这些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放在一个企业里,恐怕没有一个企业能独立完成它。此外,在基础技术投资的早期阶段,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差别不大。如果每个企业都从零开始,那么在初始阶段必然会有大量的投资投入,而这些环节不会给每个企业带来不同的竞争力。因此,钢铁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无疑可以促进基础科研技术的共享,而当投资巨大时,联盟体可以更好地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
当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结盟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我们应该避免“两张皮”,避免陷入“拉拉扯扯”的困境。比如,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制度和机制来实现技术共享,如何对六大钢铁企业进行前期投资,科研成果出来后如何共享等。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标题:为节能减排创立联盟的积极意义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194.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扬子石化实施节能改造